鹤观古坛松影里,悄无人迹户长扃。的意思及出处

关键词“鹤观古坛松影里,悄无人迹户长扃”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鹤观古坛松影里,悄无人迹户长扃。的意思及出处

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鹤观古坛松影里,悄无人迹户长扃。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五年(810年)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贾岛第三次参加进士考试,仍不受录用,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官终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843年11月28日(唐会昌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卒于安阳县(今河南安阳),享年六十四岁。

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鹤立古坛之上,松树影影绰绰,寂静无人,柴门紧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描绘了隐者居所的清幽环境,以及隐者生活的闲适自在,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羡慕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幽”字贯穿全篇,前四句写诗人寻访时所见,描绘了隐者居所的清幽环境;后四句写诗人访友未遇,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韵味,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更是脍炙人口,成为千古名句。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拜访友人李凝未遇时,有感而发写下的,李凝是一位隐士,他的居所位于一个幽静的地方,环境清幽,远离尘嚣,贾岛在拜访李凝时,未能见到他,但却被这里的清幽环境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贾岛自己追求清幽、闲适生活的理想。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