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出自宋代诗人文天祥的《端午即事》,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译文:
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故去的人已看不见,新结交的朋友又在万里之外,往日为国献身的忠心依旧存在,然而两鬓的青丝却日渐花白,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指点与慰藉,但三湘被辽海阻隔得太远太遥远了,这只能更加增添我内心的愁苦,使得白发更加繁生。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在端午节时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通过赠艾、怀友等情节,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最后两句“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忠诚的坚守,又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而“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两句,更是将诗人的愁苦与无奈推向了高潮,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奸臣当道,文天祥作为一位忠诚的爱国者,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在端午节这一天,他收到了友人赠送的艾草,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忧国忧民之情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天祥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可以看到他作为一位忠诚的爱国者所展现出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