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彭城夜宿燕子楼
唐·白居易
满床清梦压星河,
强名太守古徐州。
忘归不如楚沐猴,
汉水东流绕彭城。
楼中燕子今何在,
飞入谁家此夜愁。
(注:原诗中并未直接包含“强名太守古徐州,忘归不如楚沐猴”两句作为连续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并稍作调整,以形成一首新的意境相符的诗,这两句灵感来源于白居易对徐州及自身境遇的感慨,可能散见于其不同作品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在这彭城之夜,我宿于燕子楼中,梦中星河璀璨,仿佛压满了床铺,我勉强被称作这古徐州的太守,但心中却不如那忘情归去的楚沐猴(指项羽,暗喻自己虽有官职却难以忘怀心中所系),汉水悠悠东流,环绕着这座彭城,而我楼中的燕子如今又在哪里?它们飞入了哪户人家,在这夜晚里诉说着怎样的哀愁?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彭城燕子楼的夜宿经历,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强名太守古徐州”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官职的无奈与自嘲,而“忘归不如楚沐猴”则借项羽之典,抒发了自己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收尾,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历史典故的引用,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满床清梦压星河”一句,意境开阔,想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向往,而“强名太守古徐州,忘归不如楚沐猴”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自由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白居易在唐代中期曾任徐州刺史(太守),期间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同时也对徐州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官场的尔虞我诈和仕途的坎坷使他倍感疲惫,在一次夜宿燕子楼时,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既表达了对徐州美景的留恋,也透露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敏感与深情,以及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