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岂独不知丘,蹸藉夫子无罪尤。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鲁人岂独不知丘

鲁人岂独不知丘,蹸藉夫子无罪尤。上一句是什么?

唐·李白

鲁人岂独不知丘,蹸藉夫子无罪尤。

当时自欲烹儒犬,何暇顾彼南冠囚。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鲁国人难道真的不知道我吗?他们践踏我的名声却没有任何愧疚。

那时我自己正想要烹杀那些诽谤我的小人,哪里还有空闲去顾及那些被囚禁的南方士人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自己遭遇误解和诽谤的愤慨,首句“鲁人岂独不知丘”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鲁国人(泛指世人)不了解自己的不满;次句“蹸藉夫子无罪尤”则进一步指出,即使自己的名声被践踏,这些人也毫无愧疚之心,后两句则通过“烹儒犬”和“南冠囚”的典故,表达了自己面对诽谤时的愤怒和无奈,以及无暇顾及他人困境的悲凉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李白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和对自己遭遇的愤慨,诗中通过反问和对比的手法,增强了表达的力度和深度,通过典故的运用,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含蓄而富有韵味,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在仕途上的挫折和遭遇的诽谤有关,李白一生追求仕途,但多次遭遇挫折和陷害,这首诗可能是在他遭遇诽谤和误解时,为了抒发内心的愤慨和无奈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不屈,以及他对世态炎凉的深刻认识,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文人墨客的复杂态度和评价。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