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琳宫
唐·韦应物
琳宫寂寂掩玄关,列柏层层径可攀。
风露满庭人迹少,池莲开尽水潺潺。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淡雅,多描写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琳宫(道教庙宇)寂静无声,大门紧掩着玄关(道教的修炼之门),排列整齐的柏树层层环绕,小径蜿蜒曲折,可以攀登而上,庭院中风露交加,人迹罕至,池塘中的莲花已经开尽,只剩下潺潺的流水声回荡在四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琳宫的幽静景象,通过“寂寂掩玄关”和“列柏层层径可攀”等句,展现了道教庙宇的庄严与神秘,以及周围环境的清幽与雅致,后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静谧的氛围,风露、人迹、池莲、流水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
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诗以其清新淡远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道教庙宇的幽静图景,首句“琳宫寂寂掩玄关”直接点出琳宫的寂静与神秘,为全诗定下基调,次句“列柏层层径可攀”则通过列柏的排列和小径的蜿蜒,展现出琳宫周围环境的清幽与雅致,后两句“风露满庭人迹少,池莲开尽水潺潺”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静谧的氛围,风露、人迹、池莲、流水等元素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韦应物作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游览琳宫时所作,琳宫作为道教庙宇,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氛围,这激发了韦应物的创作灵感,他通过描绘琳宫的幽静景象和周围环境的清幽雅致,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应物在辞官闲居后,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