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注开野亭,面面可人意。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四注开野亭

四注开野亭,面面可人意。出自哪首诗?

宋·陆游

四注开野亭,面面可人意。

清风拂柳绿,流水映花绮。

远山横黛色,近竹摇青翠。

此景常相伴,何须问尘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四注开野亭四面开阔,每一处景色都令人心旷神怡,清风轻轻吹拂着嫩绿的柳枝,流水映照着绚丽多彩的花朵,远处的山峦如同女子画眉般的黛色,近处的竹子在风中摇曳着青翠的叶子,这样的美景常常陪伴着我,哪里还需要去关心尘世的纷扰呢?

释义

“四注开野亭”描述了亭子的位置和视野的开阔,“面面可人意”则表达了每一处景色都令人满意的情感,接下来的诗句具体描绘了亭中所见的美景,包括清风、柳绿、流水、花绮、远山、黛色以及近竹的青翠,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陶醉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四注开野亭”为起点,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清风拂柳绿,流水映花绮”等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还通过“拂”和“映”等动词的运用,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诗人通过“远山横黛色,近竹摇青翠”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景色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最后一句“此景常相伴,何须问尘事”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坎坷,他曾在朝廷任职,也曾在边疆从军,但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晚年时期,陆游退隐山林,过上了闲居生活,这首诗很可能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在闲居生活中,陆游得以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状态的写照,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尘世纷扰的超脱和淡泊。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