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秋思
唐·皎然
秋来积雨晦,苍翠浓于染。
林果稍离离,山花自闲艳。
明月乍淹萝径晓,西风遥洒薜衣寒。
幽人此时兴,独坐思悠然。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交往密切,并诗名远扬,皎然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佛寺禅境,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著名的诗僧之一。
译文:
秋天到来,连绵的秋雨使得山色更加苍翠,仿佛是用浓墨重彩渲染出来的一般,林中的果实开始稀疏地挂满枝头,而山间的野花却自在地绽放,显得格外鲜艳,清晨,明亮的月光刚刚照耀在长满萝藦的小径上,而遥远的西风吹拂,使得穿着薜荔衣裳的隐士感到一丝寒意,在这幽静的时刻,隐士独自坐着,思绪悠然自得。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山居的宁静与美丽,首联写秋雨连绵后的山色苍翠,次联写林果与山花的景象,三联则通过“明月”与“西风”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隐士悠然自得的心境。
赏析:
皎然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意境,展现了秋天山居的宁静与美丽,诗中通过描绘秋雨后的山色、林果、山花以及明月、西风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诗人通过“幽人此时兴,独坐思悠然”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悠然自得,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禅意与诗意。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敏锐的观察力,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秋天的清晨,独自坐在山居之中,面对着雨后苍翠的山色和清幽的自然景象,心中涌起一股悠然自得的情感,于是写下了这首《山居秋思》,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