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喧五色聚,钟迥六时樁。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山寺晨钟

禽喧五色聚,钟迥六时樁。下一句是什么?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禽喧五色聚,钟迥六时樁。

古寺深藏处,云峰欲断天。

僧归禅未了,客到语犹喧。

欲问浮生事,唯应问此山。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一生仕途不顺,多隐居山林,以诗文自娱,李中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在当时颇有名气,他的作品多收录于《全唐诗》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译文

鸟儿们五彩斑斓地聚集在一起,喧闹着;寺庙的钟声回荡在四周,响彻六个时辰的标记柱,古寺隐藏在深邃的山林之中,山峰高耸,仿佛要隔断天空,僧人归来时禅意未尽,客人到来时言语依然喧闹,想要询问人生的浮浮沉沉,或许只能向这座大山寻求答案。

释义

“禽喧五色聚”描绘了鸟儿们聚集在一起的热闹场景,五色形容鸟儿羽毛的斑斓;“钟迥六时樁”则指寺庙的钟声回荡,响彻整个时空,六时樁象征着时间的流转,这两句诗以动衬静,展现了山寺的宁静与深远。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首联以“禽喧”与“钟迥”相对,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山寺的清幽与宁静,颔联进一步描绘了山寺的深藏与高耸,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颈联通过僧人与客人的对比,展现了山寺中人与外界的不同心境,尾联则点明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认为只有向大自然寻求答案,才能领悟人生的真谛。

全诗语言质朴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是一首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隐居山林期间,他一生仕途不顺,多隐居山林,以诗文自娱,在隐居期间,他深入观察自然,思考人生,创作了大量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这首诗就是他在山寺中晨钟暮鼓的陪伴下,对人生进行深刻思考后写成的,通过描绘山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他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