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桥边月满城,乡心渺渺大堤横。的解释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李频的《扬子江头送客》,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扬子桥边月满城,乡心渺渺大堤横。的解释

诗词原文

扬子江头送客

唐·李频

扬子桥边月满城,乡心渺渺大堤横。

风吹柳絮离亭晚,水映芦花远客行。

归棹洛阳人已老,寒云落日灞陵情。

今朝此送君归去,几度临风忆旧程。

作者简介

李频,字德新,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德宗至唐昭宗年间,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大中八年(854年)进士及第,曾任南陵主簿、武功令、侍御史等职,终官都官员外郎,李频的诗作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在当时颇有声誉。

译文

在扬子桥边,月光洒满了整个城池,我心中的乡愁如同那茫茫的大堤一般无边无际,晚风吹拂着柳絮,在离别的亭子里更显凄凉,水面倒映着芦花,伴随着远行的客人,想到自己归乡时或许已年老体衰,眼前的寒云和落日又勾起了我对灞陵的深情回忆,今天我在这里送你归去,以后每当风起时,我都会想起我们共同走过的路程。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扬子江头的送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扬子桥边月满城”一句,既描绘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乡心渺渺大堤横”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乡愁,使情感更加深沉。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真挚动人,首联以景起兴,通过描绘扬子桥边的月色和大堤的横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通过“风吹柳絮”和“水映芦花”两个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与不舍,颈联则转入对归乡的想象和对过去的回忆,使情感更加复杂而深刻,尾联以送别作结,既点明了诗题,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可能是在扬子江头送别友人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乡愁与离愁的诗篇,当时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或许也面临着离别与漂泊的困境,因此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