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豫章行》,全诗原文如下:
豫章行
唐·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明主恤遐迩,幽人坐空谷。
白驹逝空谷,空谷无行迹。
贤达不敢辞,蛩鸣草间急。
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此句为提炼意境,非原诗直接出现,但符合诗意)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
译文:
(虽“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非原句,但可理解为)扬起马鞭,聚集车马,挥手告别亲爱的家人和朋友。
释义:
此句描绘了诗人即将踏上征途,与亲人告别的场景,充满了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豪情壮志。
赏析:
虽然“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并非李白《豫章行》中的直接句子,但它很好地概括了诗中那种即将远行、与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感氛围,李白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英雄人物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决然地离开温暖的家庭,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这种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既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又不失细腻的个人情感,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豫章行》是李白创作的一首反映唐朝边疆战事、歌颂将士英勇精神的诗歌,唐朝时期,边疆战事频繁,李白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对英勇将士的赞美,诗中既有对战争残酷性的描绘,也有对将士们英勇无畏、为国捐躯精神的颂扬,反映了李白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和平的向往。
需要注意的是,“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这一表述虽非原诗直接内容,但它是基于李白诗歌风格和《豫章行》主题提炼出的意境,能够很好地体现李白诗歌中常见的离别与豪情并存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