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南曲
唐·储光羲
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
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岸阔樯乌转,波摇日白红。
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作者及朝代
作者:储光羲(约707年-约76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储光羲,唐代著名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金坛)人,祖籍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授汜水尉,转冯翊县尉,迁太祝、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陷贼,受伪职,坐贬岭南,后入京,迁考功员外郎,性高洁,喜山水,诗风质朴自然,有民歌风味,有《储光羲集》。
译文
碧绿的江水清澈见底,高高的浪花直翻向空中,我习惯了住在湖边,小船轻盈,不怕风浪,河岸宽阔,船上的桅杆随风转动,波光粼粼中,太阳的白光与红晕交织,不要说城东那条小路,这里已经是江南的路途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前两句通过“绿江”和“高浪”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壮丽景色;中间四句则通过“惯是湖边住”表达了诗人对水乡生活的熟悉和热爱,以及小船在风浪中的轻盈自如;最后两句“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则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情厚谊,认为这里就是典型的江南风光。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江南水乡的景色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水乡之中,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储光羲作为一位唐代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变迁,在安史之乱中,他一度陷贼并受伪职,后来虽然得以脱险,但仕途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更加怀念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江南水乡,那里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生活成为了他心中的避风港,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和对江南水乡的无限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