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眉卓竖语如雷,闻说不平便放杯。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粗眉卓竖语如雷,闻说不平便放杯”出自宋代诗人刘过的《呈陈和叔二首·其一》,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粗眉卓竖语如雷,闻说不平便放杯。出自哪首诗?

原文

《呈陈和叔二首·其一》

宋 刘过

粗眉卓竖语如雷,闻说不平便放杯。

仗剑当空千里去,一更别我五更回。

作者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刘”,有《龙洲集》、《龙洲词》。

译文

你粗眉竖立,说话声音如雷贯耳,一听说世间有不平之事,便立刻放下酒杯,你仗剑直指长空,千里迢迢去行侠仗义,一更时分与我分别,五更时分就已归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友人陈和叔的豪迈气概和侠义精神,首句“粗眉卓竖语如雷”形象地刻画了陈和叔的外貌和性格特征,次句“闻说不平便放杯”则进一步突出了他的侠义情怀,后两句“仗剑当空千里去,一更别我五更回”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陈和叔行侠仗义、来去如风的英勇形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陈和叔的侠义形象,诗人通过外貌、语言和行动三个方面的描写,将陈和叔的豪迈气概和侠义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如“语如雷”、“千里去”、“一更别我五更回”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力,富有感染力,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侠义精神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过呈给友人陈和叔的组诗之一,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侠义精神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种寄托和向往,刘过作为一位有抱负的文学家,对侠义精神深感敬佩,因此他通过这首诗来赞美友人陈和叔的侠义气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侠义精神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刘过作为文学家的才华和技艺,还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