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剑起星奔万里诛,风雷时逐雨声粗”出自明代诗人李时行的《风雨行》,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风雨行》
明·李时行
剑起星奔万里诛,风雷时逐雨声粗。
长途策马行难稳,短褐冲寒体易徂。
野旷人稀烟树远,云昏日暮鸟飞孤。
前程未卜归期杳,独倚危楼望远途。
作者简介:
李时行,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甚详,以诗文著称,他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然景物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剑光如流星般疾驰万里,誓要诛灭邪恶;风雷交加,伴随着粗犷的雨声,长途跋涉中策马前行,道路难行;穿着短褐(粗布衣服)在寒冷中前行,身体容易感到疲惫,旷野空旷,人烟稀少,远处的烟树朦胧;天空昏暗,日已西暮,孤独的鸟儿在飞翔,前方的路程未知,归期遥远难定;独自倚靠在高楼之上,遥望远方的路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风雨交加中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孤独,首联以“剑起星奔万里诛”象征正义的力量,与“风雷时逐雨声粗”共同营造出一种壮阔而紧张的氛围,颔联和颈联则具体描绘了诗人的旅途艰辛和周围环境的荒凉,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远方路途的深深忧虑。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内心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风雨中前行的坚韧与孤独,诗中“剑起星奔万里诛”一句,气势磅礴,富有力量感,与“风雷时逐雨声粗”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壮美的氛围,诗人也通过“长途策马行难稳”、“短褐冲寒体易徂”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自己在旅途中的艰辛与疲惫,尾联的“独倚危楼望远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深深忧虑和对远方路途的无限遐想,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我们无法得知具体的创作时间和地点,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一次长途旅行中,遭遇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内心深感孤独与疲惫,于是写下了这首《风雨行》,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