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事王侯不种田,日高犹自抱琴眠。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不事王侯不种田,日高犹自抱琴眠”出自唐代诗人汪遵的《隐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不事王侯不种田,日高犹自抱琴眠。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隐者》

唐·汪遵

不事王侯不种田,

日高犹自抱琴眠。

起来松下寻幽客,

不见人间争宠辱。

作者简介

汪遵,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不详,安徽宣城人,初为小吏,后折节读书,晚唐著名诗人,著有《汪遵集》一卷。《全唐诗》编录其诗一卷(第602卷)。

译文

我不侍奉王侯也不耕种农田,

太阳高升了我还抱着琴在睡眠。

起床后到松树下寻找隐逸的友人,

再也看不到人世间为争宠夺利而奔忙的人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隐者的生活状态,他们不追求世俗的名利,不侍奉权贵,也不从事农耕,而是过着自由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并非为了生计而忙碌,而是随心所欲,享受生活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隐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首句“不事王侯不种田”直接点明了隐者的身份和态度,他们既不追求世俗的名利,也不从事农耕等体力劳动,次句“日高犹自抱琴眠”则进一步描绘了隐者的悠闲自在,他们不受时间的约束,随心所欲地生活,后两句“起来松下寻幽客,不见人间争宠辱”则通过寻找隐逸的友人和看不到人世间争宠夺利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隐者超脱世俗、与世无争的精神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汪遵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倾向有关,汪遵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汪遵可能对世俗的名利和权力产生了厌倦和反感,从而向往隐逸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思想的体现,通过描绘隐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表达了他对世俗社会的批判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