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水飞石上迸如雪,立地看天坐地吟”出自唐代诗人卢延让的《庐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庐山
唐 卢延让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寺远,林色露山分。
水飞石上迸如雪,立地看天坐地吟。
驿路侵斜汉,芜亭候晓人。
作者简介:
卢延让,字子善,唐代诗人、官员,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才华横溢,诗文俱佳,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卢延让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其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译文:
寒冷的天空中,五老峰上覆盖着皑皑白雪,斜月映照下的九江云雾缭绕,从钟声中可以判断出寺庙的远近,树林的色彩在山中显得层次分明,飞瀑从石上迸溅而出,如同雪花般洁白,我站在这里,仰望天空,俯瞰大地,吟诵着心中的诗篇,驿路蜿蜒曲折,似乎要延伸到天边,荒芜的亭子在等待着拂晓时分到来的人们。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壮丽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联写庐山五老峰的雪景和九江的云雾,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颔联通过钟声和林色,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幽静和美丽,颈联中的“水飞石上迸如雪”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而“立地看天坐地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感慨,尾联则写驿路和芜亭,暗示了诗人的旅途和孤独。
赏析:
这首诗以庐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水飞石上迸如雪”等,使得庐山的美景跃然纸上,诗人也通过“立地看天坐地吟”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内心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卢延让在游历庐山时所作,庐山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卢延让在游历庐山时,被其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庐山》诗,诗中不仅描绘了庐山的自然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