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出自宋代诗人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出自哪首诗?

原文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秦观少从苏轼游,以诗赋见长,兼工词,作品情感细腻,音律谐婉,题材广为人知,尤擅写男女情愫,悱恻动人,是婉约派一代词宗,学者称其淮海居士,宋徽宗元符三年(1100年),秦观复命为宣德郎,放还横州,八月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著有《淮海集》四十卷、《长短句》三卷。

译文

带着轻微的寒意,我独自登上小楼,清晨的阴凉,令人厌烦,仿佛已是深秋,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窗外,花儿自由自在地轻轻飞舞,恰似梦境,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漫无边际地飘洒着,就像愁绪飞扬,再看那缀着珠宝的帘子正随风斜倚,院子里的绿树也稀疏错落,这景致蕴含着无限的情意,让人沉醉其中,不忍离去,室内的蜡烛已经烧残,香气即将消散,但我仍静静地坐着,不愿离去。

释义

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早晨的闺中生活情趣,抒发了她淡淡春愁,全词意境怅静悠闲,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赏析

“漠漠轻寒上小楼”起笔轻灵,接一句“晓阴无赖似穷秋”,用“无赖”二字,责晓阴之扰人,颇富人情味。“淡烟流水画屏幽”一句,进一步渲染了幽渺凄迷的氛围,下片抒情,飞花袅袅,飘忽不定,迷离惝恍;细雨如丝,迷迷蒙蒙,迷漫无际,飞花和细雨都是朦胧的,迷离的,正可借以喻指飘忽不定的愁绪。“帘斜树隔情无限”,是说帘外翠竹依依,斜枝摇曳,隔着疏帘,隐约可见;而帘内之人,情思萦绕,不能自已。“烛暗香残坐不辞”,写女子悄然独坐,面对沉沉暗烛,残香萦绕,情思绵绵,不忍离去。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创作于秦观早期的仕途不顺之际,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年轻时性格豪爽,喜欢饮酒听歌,后因编写《神宗实录》失实被贬,屡遭贬谪,最后死于藤州,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绪和对未来的迷茫。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