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闲花野草总争新,眉皱丝干独不匀”出自清代诗人曹寅的《北行杂诗》其三十,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原文:
北行杂诗 其三十
清 曹寅
闲花野草总争新,眉皱丝干独不匀。
凭仗东风无限力,送将春色到江滨。
作者简介:
曹寅(1658年-1712年),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满洲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江宁织造、两淮巡盐御史,他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与康熙帝关系密切,曾主持刊刻《全唐诗》和《佩文韵注》,曹寅自幼聪颖好学,工诗词,善骑射,好藏书,曾主持刊刻《楝亭藏书十二种》。
译文:
闲花野草都竞相展现自己的新姿,唯独我的眉头紧锁,愁绪如丝,难以舒展均匀,凭借着东风那无限的力量,把春色一直送到江滨。
释义:
诗中“闲花野草总争新”描绘了春天里万物复苏、竞相生长的场景,而“眉皱丝干独不匀”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苦闷,与周围的生机盎然形成鲜明对比,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向往,希望东风能将春色带到更远的地方,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闲花野草与诗人内心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前两句以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孤独;后两句则通过东风和春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感慨,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寅在北行途中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曹寅一生多次往返于北京和南京之间,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歌,这首诗可能是在他北行途中,面对春天的景色,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曹寅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情感。
《北行杂诗》其三十是曹寅的一首佳作,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