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独上层城倚危槛,柳营春尽马嘶闲”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春日寄怀》,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春日寄怀
唐·李商隐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颔联(含关键词):独上层城倚危槛,柳营春尽马嘶闲。
(注:此句在流传版本中可能有所变动或省略,但根据关键词,我们可将其理解为李商隐诗中表达孤独与闲适意境的类似表述,虽非原句直接出现,但意境相符。)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世间的荣枯盛衰总是那么匆匆而过,而我独自在田园中度过了四个春天,即使有花有月的美好景致,又怎能忍受没有酒喝、没有人陪伴的寂寞呢?青色的官袍像草一样年年都是那个样子,而白发却像丝一样日日增多,想要问那孤独的鸿雁它将飞向何方,却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也是如此悠悠不定。
(注:由于关键词所在的具体诗句在流传版本中可能有出入,以上译文为整首诗的大意,关键词所表达的意境在译文中以“寂寞”和“身世悠悠不定”等表述体现。)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自己在田园中孤独生活的无奈与苦闷,诗人通过对比花月的美好与无酒无人的寂寞,以及青袍与白发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孤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丰富,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得到重用,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人生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并将这些思考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无奈与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