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莫问华簪发已斑,归心满目是青山”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九日置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秋晚佳日重开宴,菊丛寒露浓香发。
满座诗人争赋咏,少长群贤同燕乐。
可怜佳节又重阳,把盏对花情自伤。
莫问华簪发已斑,归心满目是青山。
作者及朝代:
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京,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他学识渊博,文章多且好,与兄宋庠齐名,时称“二宋”,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独自撰写《新唐书·列传》部分,另著有《宋景文集》等。
作者简介:
宋祁自幼聪颖好学,进士及第后步入仕途,他一生仕途较为顺利,曾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在文学上,他擅长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晚秋的时节,美好的日子我们重新设宴庆欢,菊花丛中,寒露点点,散发出浓郁的芳香,满座的诗人争相赋诗咏怀,老少贤才一同欢乐,可惜这重阳佳节又来临,我手持酒杯面对菊花,心中却暗自伤感,不要去管那头上已经斑白的华发,我的归心早已飞向了那满目青翠的青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佳节与友人欢聚一堂、赋诗咏怀的场景,但同时又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通过“莫问华簪发已斑”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无奈和接受,而“归心满目是青山”则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细腻而深沉,既有对佳节欢聚的喜悦,又有对年华老去的伤感,诗人通过描绘重阳佳节的景象和氛围,巧妙地引出自己的内心感受。“莫问华簪发已斑”一句尤为传神,既表现了诗人对岁月的无奈,又透露出一种豁达和超脱,而“归心满目是青山”则进一步升华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他对自然和归隐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在重阳佳节与友人欢聚时所作,当时,诗人或许已经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因此在欢聚之余,不禁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
《九日置酒》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佳节的景象和氛围,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