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如有德,四海尽为家。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一人如有德,四海尽为家”出自唐代诗人吕岩(也有说法认为此诗为吕洞宾所作,但吕岩与吕洞宾常被视作同一人的不同称呼或化身,尤其在民间传说和道教文化中)的《绝句》,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一人如有德,四海尽为家。全诗是什么?

《绝句》

唐·吕岩(或吕洞宾)

一日还一日,

一岁老一岁。

一人如有德,

四海尽为家。

作者简介

吕岩(吕洞宾),唐代道士,后被道教尊为八仙之一,传说中他游历四方,行侠仗义,且精通医术、道术,是民间信仰中极为受欢迎的神仙形象,其事迹在《太平广记》、《续仙传》等古籍中多有记载,而关于他的文学作品,如诗词、故事等,也广泛流传于民间。

译文

一天接着一天过去,

一年又一年老去。

如果一个人拥有高尚的品德,

那么整个世界都会成为他的家。

释义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时间流逝与品德价值的主题,前两句通过“一日还一日,一岁老一岁”描绘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宝贵,后两句则转而强调品德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如果具备了高尚的品德,就能赢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即“四海尽为家”。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既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又寄托了对美好品德的向往与追求,通过对比时间的无情与品德的永恒,诗人巧妙地传达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高尚的品德才是最有价值的。“四海尽为家”的表述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宽广的胸怀。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但考虑到吕岩(吕洞宾)作为道教神仙的形象,以及他游历四方、行侠仗义的事迹,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他游历过程中,对人生、时间、品德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与感悟的结晶,通过这首诗,吕岩不仅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更寄托了对美好品德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道教文化中“修身养性、积德行善”的核心思想。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