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原文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宋·王安石

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

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

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慎勿轻移出,空余泪满襟。

(注:原诗中“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两句并非连续出现,但为便于解析,此处将其放在一起提及。)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革新,是北宋变法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文学上,他也有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以散文为主,风格峻切豪放,笔力简劲峭拔。

译文

一条小径上萧萧竹声响起,万竿翠竹掩映其中,一半沐浴在烟雨之中,一半垂下绿荫,我平生最爱这竹子的颜色,它的枝干如同金石般坚硬,气质深沉,它的内心坚韧,能够耐受岁月的严寒,这样的竹子真是可以结交的朋友,千万不要轻易将它移出,否则只会留下满襟的泪水。

释义

诗人通过描绘竹子的形态和气质,表达了对竹子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赞美之情,竹子在诗人的笔下,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更是坚韧精神的化身。

赏析

这首诗以竹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竹子的独特魅力,诗人以“萧萧竹万竿”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接着用“半含烟雨半垂阴”来描绘竹子的生长环境,使其更加生动鲜活,在赞美竹子的过程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柯干如金石”和“心坚耐岁寒”两个比喻,将竹子的坚韧不拔和顽强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以“慎勿轻移出,空余泪满襟”作结,表达了对竹子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创作背景

王安石在变法运动中遭遇了诸多挫折和反对,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面对困境时,借竹子来表达自己的坚韧不拔和顽强精神,通过赞美竹子的品质,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变法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珍视,以及他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情感的艺术追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