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原文

《梅花》

北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后世称王文公。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独自绽放的坚韧品质,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两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结合,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的独特之处。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首句“墙角数枝梅”,点明了梅花的生长环境和数量,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凌寒独自开”,则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独自绽放的坚韧品质,展现了梅花的傲骨和勇气,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则通过视觉和嗅觉的结合,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独特之处,诗人通过“遥知”二字,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熟悉和了解,而“不是雪”则否定了梅花的洁白无瑕只是外表的相似,强调了梅花的内在品质。“为有暗香来”一句,则通过梅花的香气,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独特魅力,使全诗更加生动、形象。

创作背景

王安石变法的新主张被推翻,两次辞相两次再任,放弃了改革,这首诗是王安石罢相之后退居钟山所作,诗人通过对梅花高洁、坚韧品格的赞美,来表明自己在逆境中坚持高洁、坚韧的品格和操守,诗人也通过梅花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