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子佳意能无酬,反将木瓜报珍投。的解释

诗词原文

木瓜

感子佳意能无酬,反将木瓜报珍投。的解释

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感子佳意能无酬,反将木瓜报珍投。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作者及朝代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诗经》时代)

作者简介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木瓜》出自《诗经·卫风》,作者为佚名,即无从考证具体作者姓名的古代诗人或民间创作者。

译文

你将木瓜赠予我,我拿美玉来回报,不是为了报答你,是想与你永结同心。

你将桃子赠予我,我拿李子来回报,不是为了报答你,是想与你永结同心。

你将李子赠予我,我拿美玉来回报。感念你的深情厚意怎能不酬谢,反而将木瓜这样的礼物视为珍宝回赠。不是为了报答你,是想与你永结同心!

释义

这首诗通过赠送和回报的礼物,表达了双方之间深厚的情感和愿意长久交往的意愿,木瓜、桃、李是普通的水果,而琼琚、琼玖则是贵重的玉器,这种对比强调了情感的纯粹和超越物质的价值。

赏析

《木瓜》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通过互赠礼物的形式,展现了古代男女之间纯真而热烈的情感,诗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等句,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寓意深刻,表达了双方情感的深厚和愿意共同维系这份情感的决心,特别是“感子佳意能无酬,反将木瓜报珍投”一句,更是将诗人的感激之情和回报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古代人民对于情感的珍视和执着。

创作背景

《木瓜》作为《诗经》中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根据《诗经》的时代背景,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叶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生活,在那个时代,人们重视礼仪和情感交流,通过互赠礼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这首诗正是以互赠礼物为线索,展现了古代男女之间纯真而热烈的情感交流,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情感的珍视和追求。

《木瓜》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古诗,通过互赠礼物的形式,表达了古代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和愿意长久交往的意愿,这首诗不仅语言优美、寓意深刻,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