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感怀
宋·陆游
卧病经旬日,衰颜非昔时。
握臂知身瘦,捐书待病痊。
秋风吹落叶,夜雨湿寒枝。
欲问归期近,空吟有所思。
作者及朝代:
陆游,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陆游生活在南宋偏安一隅、外患频仍的时代,他自幼聪慧过人,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因长辈有功,以恩荫被授予登仕郎之职,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他的诗歌作品数量惊人,现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译文:
卧病在床已经十多天了,憔悴的面容已不再是往日模样,握紧手臂能感觉到自己身体消瘦了许多,于是放下书本等待病情痊愈,秋风无情地吹落树叶,夜晚的雨水打湿了寒冷的枝头,想要询问归家的日期是否已近,却只能空自吟诵着心中的思绪。
释义:
此诗描绘了陆游在病中的感受与心境,首联直接点明卧病多日,面容憔悴;颔联通过“握臂知身瘦”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病体的消瘦,捐书待病痊”表达了期待康复的心情;颈联以秋风落叶、夜雨湿枝的自然景象,烘托出病中的孤寂与凄凉;尾联则流露出对归期的期盼与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深深思索。
赏析:
此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病中的生活状态与心理变化,诗人以“握臂知身瘦”这一具体动作,生动地刻画出病体的虚弱与消瘦,而“捐书待病痊”则透露出对健康的渴望与对知识的珍视,颈联的自然景象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感,尾联的“欲问归期近,空吟有所思”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深深的忧虑,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陆游此诗应作于其晚年时期,当时他因多次遭贬,生活困顿,身体每况愈下,在长期的病痛折磨中,诗人不禁对生命、健康、未来产生了深刻的思考,此诗正是他在病榻之上,面对身体的日渐衰弱与生活的诸多不如意,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不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