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金陵怀古
南朝·宋·刘克庄
六代豪华春草暮,三吴都会古城隈。
当时一掬新亭泪,犹带寒潮日暮回。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致力于文学创作,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是南宋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刘克庄的诗风雄浑豪放,词则兼具豪放与婉约之长,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六朝时期的繁华如同春日里的芳草,如今已是一片暮色苍茫;三吴地区的都会,坐落在古城的一角,也显得古老而荒凉,想当年,人们在新亭聚会时流下的泪水,至今仍似乎随着寒冷的江潮,在日暮时分回流不息。
释义
六代豪华: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时期的繁华景象。
春草暮:比喻繁华已逝,如同春草凋零于暮色之中。
三吴都会:指古代吴地的三个重要城市(吴郡、吴兴、会稽),此处泛指江南繁华之地。
新亭泪:典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东晋时,南渡士人常在新亭聚会,感叹中原沦陷,流泪不止,后以此比喻忧国忧民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六朝古都金陵(今南京)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句“六代豪华春草暮”以春草暮色比喻六朝繁华的消逝,形象生动;次句“三吴都会古城隈”则点明了金陵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进一步渲染了荒凉之感,后两句“当时一掬新亭泪,犹带寒潮日暮回”则借用了“新亭泪”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刘克庄怀古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国家内外交困,北方蒙古势力崛起,南宋朝廷内部腐败严重,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刘克庄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国家前途渺茫,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游览金陵古城,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怀古诗,以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