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独力难支
唐·李商隐
大厦巍峨欲接天,根基不固已摇颠。
风狂雨骤来相逼,难以一木支倾年。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巍峨的大厦仿佛要连接到天际,但它的根基并不稳固,已经摇摇欲坠,当狂风骤雨猛烈袭来时,想要用一根木头来支撑这座即将倾覆的大厦,实在是太难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座根基不稳固的大厦在风雨中的危险处境,来比喻一个组织或国家如果内部不稳固,外部压力又很大,那么仅凭个人的力量是难以挽救其倾覆的命运的。
赏析
这首诗以大厦为喻,形象生动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影响,大厦的巍峨与根基的不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问题的严重性,而风狂雨骤的描写,则进一步加剧了紧张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大厦倾覆的危机,最后一句“难以一木支倾年”则点明了主旨,即个人的力量在巨大的危机面前是微不足道的,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忧虑和担忧,他可能看到了朝廷内部的腐败和争斗,以及外部势力的威胁,从而产生了这种大厦将倾的预感,通过这首诗,他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提醒人们要共同努力来稳固社会的根基,防止大厦的倾覆。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是我根据关键词和古代诗歌风格创作的虚构作品,但它仍然能够反映出李商隐诗歌的一些特点和晚唐社会的某些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