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回千骑隐,云断两乡遥。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送郑二员外

山回千骑隐,云断两乡遥。的意思及出处

唐·皇甫冉

羁心看旅雁,晚泊独鸣榔。

云断两乡遥,山回千骑隐。

海门潮滟滟,平野树苍苍。

况复长吟者,斯人不可忘。

作者及朝代

作者:皇甫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今江苏镇江)人,唐代诗人,天宝十五年(756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后避乱寓居义兴(今江苏宜兴),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自然,多写离乱漂泊、宦海浮沉之感,也有山水田园之作,与弟皇甫曾齐名,时称“二皇甫”。

译文

羁旅之心望着南飞的大雁,傍晚时分泊舟独自敲响船舷,云雾隔断了两地的距离,显得那么遥远;群山环绕之中,千骑人马若隐若现,海口处波涛汹涌,广阔的原野上树木郁郁葱葱,更何况还有你这样擅长吟咏的诗人,这样的人真是难以忘怀啊。

释义

羁心看旅雁:羁旅之心,指漂泊在外的愁思;旅雁,南飞的大雁,象征离人。

晚泊独鸣榔:傍晚时分停泊船只,独自敲击船舷发出声响。

云断两乡遥:云雾隔断了两地,使两地显得更加遥远。

山回千骑隐:群山环绕之中,千骑人马若隐若现。

海门潮滟滟:海门,指海口;潮滟滟,形容波涛汹涌的样子。

平野树苍苍:广阔的原野上树木郁郁葱葱。

赏析

这首诗是皇甫冉送别友人郑二员外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的不舍,首联以“羁心看旅雁”开篇,直接点出离别的主题,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云断两乡遥,山回千骑隐”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云雾和群山的阻隔,象征着两人之间的距离和难以相见的无奈,颈联“海门潮滟滟,平野树苍苍”则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旅途的想象和关切,尾联“况复长吟者,斯人不可忘”则直接表达对友人的赞美和不舍,认为像友人这样擅长吟咏的人,是值得永远铭记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但从内容来看,很可能是皇甫冉在送别友人郑二员外时所作,唐代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文人墨客常因仕途不顺或战乱而四处漂泊,在这样的背景下,离别成为了诗人笔下常见的主题,皇甫冉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的不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文人的漂泊生活。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