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卜邻篇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卜邻才数日,托契已千秋。
共此灯烛光,岂辞杯酒酬。
清风动帘夜,明月照窗秋。
愿言从兹去,岁晚长相守。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为“王孟韦柳”,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我们才做邻居没几天,但心灵上的契合却仿佛已经历了千年的时光,在这明亮的灯烛之下,我们怎会拒绝举杯共饮,以酒会友呢?清风在夜晚轻轻吹动窗帘,明月照耀着窗户,映出一片秋意,希望从今以后,我们能够一直这样相伴,直到岁末,长久相守。
释义
“卜邻才数日,托契已千秋”表达了诗人与邻居之间虽然相识时间不长,但彼此心灵相通,情感深厚,仿佛已经交往了千年之久,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两人共聚一堂,享受灯烛之光,举杯共饮的温馨场景,以及夜晚清风明月的美好景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对这份友谊的珍视和期待长久相守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邻里友情的珍视和向往,首联“卜邻才数日,托契已千秋”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诗人与邻居之间情感上的深厚和默契,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共聚的场景和夜晚的自然景致,营造出一种温馨、宁静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对这份友谊的珍视,尾联“愿言从兹去,岁晚长相守”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长久相守的美好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韦应物诗歌清新淡雅、情感深沉的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某地刺史期间,在繁忙的政务之余,韦应物喜欢与邻里交往,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这首诗正是他在与邻居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彼此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心灵契合,从而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邻里友情的珍视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他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独特风格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