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爱依林僻,亭因傍水幽。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水亭

地爱依林僻,亭因傍水幽。下一句是什么?

唐·白居易

地爱依林僻,亭因傍水幽。

回廊通曲径,清影入高楼。

素壁寒灯暗,红炉夜酒稠。

此中真意趣,欲语向谁求。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这片土地因靠近树林而显得偏僻宁静,亭子则因依傍着水流而显得清幽雅致,曲折的回廊通向小径,清澈的树影映入高楼,白色的墙壁上寒灯昏暗,红炉旁夜晚的酒水浓郁,这里面的真正意趣,想要向谁诉说寻求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居水亭的幽静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联点明地点和特色,颔联进一步描绘环境之美,颈联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温馨,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珍惜和难以言表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幽雅的水亭夜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地爱依林僻,亭因傍水幽”两句,既点明了水亭的地理位置,又突出了其清幽雅致的特点,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颈联中的“素壁寒灯暗,红炉夜酒稠”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烘托出水亭夜晚的宁静与温馨,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珍惜和难以言表的感受,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隐居时期,白居易晚年仕途不顺,多次请求外放或辞官,最终得以在洛阳香山等地隐居,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反映闲适生活和自然美景的诗歌,这首《水亭》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描绘水亭的幽静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