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驴冲晚背常山,急雨飞来瞬息间。的释义

诗词原文

山行遇雨

跨驴冲晚背常山,急雨飞来瞬息间。的释义

宋·陈与义

跨驴冲晚背常山,急雨飞来瞬息间。

行客匆匆寻避处,村居寂寂掩柴关。

云头擘絮开青嶂,地底鸣雷走白澜。

幸自一鸠呼雨歇,斜阳却照万松间。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词人,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译文

我骑着驴子傍晚时分背对着常山行走,突然间急雨倾盆而下,只在瞬息之间。

行路的客人急忙寻找避雨的地方,村庄里寂静无声,家家户户都紧紧关着柴门。

乌云像撕碎的棉絮般裂开,露出了青色的山峰,地底仿佛有雷声轰鸣,白浪滔滔。

幸好有一只斑鸠在雨中呼唤,似乎预示着雨即将停歇,夕阳的余晖又照耀在了万松之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突遇急雨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雨后自然景色的变化,以及行人与村民的不同反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跨驴冲晚背常山”开篇,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冲晚”二字也暗示了诗人急于归家的心情,急雨飞来瞬息间”一句,将雨势的突然和猛烈生动地描绘出来,下两句“行客匆匆寻避处,村居寂寂掩柴关”则通过行人与村民的对比,展现了人们在雨中的不同反应,后四句则转而描写雨后的景色,云开雾散,雷声远去,夕阳斜照,万松苍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雨中、雨后的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陈与义在山间行走时突遇急雨有感而发所作,当时,诗人可能正独自骑着驴子在山间小道上行走,傍晚时分,背对着常山,突然间急雨倾盆而下,给诗人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和感慨,他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生动而富有意境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感受,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