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云海
唐·李中
奇变云霞烂,冥搜海岳阴。
千峰争秀出,万壑共清深。
气合乾坤大,神融水石心。
凭栏何限意,欲去更沉吟。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虽然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并不显赫,但其细腻的笔触和对自然美的独到捕捉,仍使其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李中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译文
云霞变幻莫测,绚烂多彩,我深入探寻着海岳的幽深之处,千座山峰争相挺立,展现出它们的秀美,万条山谷共同汇聚成一片清幽深邃的景象,云气与天地相合,显得气势磅礴,心神与水石相融,达到了一种和谐之境,我凭栏远眺,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想要离去却又忍不住再三沉吟。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云海的奇变和山川的秀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首联“奇变云霞烂,冥搜海岳阴”直接点题,展现了云霞的绚烂和山海的深邃,颔联“千峰争秀出,万壑共清深”进一步描绘了山峰的挺拔和山谷的清幽,颈联“气合乾坤大,神融水石心”则通过云气与天地、心神与水石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尾联“凭栏何限意,欲去更沉吟”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无限感慨和留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云海的奇变和山川的秀美,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还通过云气与天地、心神与水石的融合,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一次游历经历有关,在游历过程中,诗人被眼前的云海和山川所震撼,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他挥毫泼墨,将所见所感化为诗篇,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也可以领略到唐代晚期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