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仙宫寿宴
朝代:清代
作者: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
燮理万方同寿域,蓬壶冰月湛流霞。
仙葩瑶草长春色,玉宇琼楼映彩霞。
瑞霭祥光浮御座,仙音梵乐奏天家。
群仙同庆长生乐,万古瑶池宴未暇。
作者简介
爱新觉罗·弘历,即清朝乾隆皇帝(1711年-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之一,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的顶峰,他在文化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擅长诗文书画,是清朝著名的文化皇帝。
译文
治理天下如同使万民同享长寿之境,蓬莱仙岛上月色清冷,冰轮挂天,流霞映照水面,仙花瑶草四季常青,玉宇琼楼映照着绚丽的彩霞,吉祥的云雾和光芒环绕着皇帝的宝座,仙乐飘飘,梵音阵阵,响彻天庭,众仙共同庆祝长生不老之乐,瑶池盛宴,万古流传,从未停歇。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帝心中理想化的仙境与治世景象,通过“燮理万方同寿域”表达了他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康的治国理念;“蓬壶冰月湛流霞”则是对仙境美景的描绘,象征着纯洁与美好,全诗充满了对长寿、仙境及和谐社会的向往,反映了乾隆帝作为一代明君的治国理想与个人情怀。
赏析
此诗语言华丽,意境高远,既有对现实世界的治理愿景,也有对超脱尘世的仙境幻想,首联“燮理万方同寿域”直接点出治理天下的理想,体现了乾隆帝的治国抱负;颔联“蓬壶冰月湛流霞”则以仙境之美,寄托了乾隆帝对理想世界的追求,颈联与尾联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祥和与欢乐,以及长生不老的愿景,展现了乾隆帝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感真挚,既体现了乾隆帝作为君主的威严与智慧,也流露出他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与梦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乾隆帝在宫廷宴会或庆祝活动中所作,用以表达对天下太平、百姓安康的祈愿,以及对长生不老、仙境生活的向往,乾隆帝一生热爱文化艺术,常通过诗词歌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理想,这首诗正是他内心世界的一次艺术展现,在清朝盛世背景下,乾隆帝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现实治理的自信,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世界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