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唐·韩翃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醉中香。
馀力唐虞后,沉人海岱西。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韩翃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天宝十三年(754年)进士及第,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的诗多写送别酬答之作,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细节,抒发真挚情感,他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
译文
在鲁中的城池中,我送别骑着金络头骏马的鲁使君,他即将返回郑州,此时正值九月,寒露初降,大地一片洁白;而六关之外,秋草已经枯黄,在鲁地,我们聆听着齐地的歌谣,那歌声美妙动听;而鲁地的美酒,更是让人在醉意中品味到它的醇香,鲁使君在唐虞之后仍有余力,如今却要沉入海岱之西的远方。
释义
金络骑:指骑着装饰华丽的骏马的骑士。
沈东阳:即鲁使君,以官职或地名代指其人。
六关:泛指鲁地周边的关隘。
齐讴:齐地的歌谣。
鲁酒:鲁地产的美酒。
馀力唐虞后:比喻鲁使君在继承唐虞(即尧舜)的德行之后,仍有余力施展才华。
沉人海岱西:形容鲁使君即将远离,如同沉入海岱(指泰山和渤海)之西的远方。
赏析
这首诗是韩翃送别鲁使君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送别时的场景和氛围,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首联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送别对象的身份;颔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烘托出离别的氛围;颈联则通过齐讴和鲁酒的描写,展现出鲁地的风土人情和友情的深厚;尾联则以“馀力唐虞后,沉人海岱西”作为结语,既赞美了鲁使君的才华和德行,又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离的惋惜和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韩翃与鲁使君之间的友情有关,韩翃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与当时的许多文人墨客都有交往,鲁使君作为他的友人之一,即将离开鲁中返回郑州,韩翃便写下这首诗以表达送别之情,在唐代,送别诗是一种常见的诗歌题材,诗人们通过描绘送别时的场景和氛围,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这首诗正是韩翃在这一题材上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