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根曲折烟江遥,江行欲上青天高。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烟江行

山根曲折烟江遥,江行欲上青天高。出自哪首诗?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山根曲折烟江遥,江行欲上青天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山根曲折烟江遥,江行欲上青天高”这两句并非杜牧现存作品中的原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构造了一首假托为杜牧所作的《烟江行》,并融入了他常见的风格与意象,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则出自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用以完善此诗意境。)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以俊爽峭健、明丽隽永著称,内容多咏史抒怀,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抱负不得施展的感慨,杜牧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在晚唐诗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译文

山峦的根基在烟雾缭绕的江面远处曲折蜿蜒,江水前行仿佛要直上青天般高远,一叶孤舟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释义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悠远的江景图,首句“山根曲折烟江遥”通过“山根曲折”与“烟江遥”的描绘,展现了山势的连绵与江面的朦胧之美;次句“江行欲上青天高”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江水奔腾不息、勇往直前的气势,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后两句借用李白的名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高远与辽阔的意境,使整首诗充满了豪迈与苍凉之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和无限遐想,前两句以山与江的交融,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超脱的自然世界,后两句则通过孤帆与长江的对比,寓含了人生旅途的孤独与广阔,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杜牧诗歌中常见的咏史抒怀与哲理探索的特点。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杜牧真的创作了这样的作品,很可能是他在游历山水、感怀人生时所作,唐代文人普遍热爱自然,喜欢通过游历山水来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理想,杜牧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作品中经常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这首诗或许就是他在某个秋日黄昏,面对浩渺烟江,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与遐想时的产物。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