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南出通津度九龙,参差乱石滞行骢”,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宋之问的《度大庾岭》,全诗如下:
度大庾岭
唐·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注:虽然您的关键词直接出自此诗的可能性不高,因为原诗中并未直接连续出现这两句,但考虑到可能是记忆或引用时的误差,且此诗内容与“度岭”、“乱石”等自然景象相关,故以此诗作为解答,原诗中与“南出通津度九龙,参差乱石滞行骢”意境相近的句子为“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均描绘了过岭时的自然景象。)
作者简介:
宋之问,唐代诗人,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及第,历官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后因谄事张易之兄弟,坐贬泷州参军,景龙中,累迁考功员外郎、修文馆学士,知贡举,坐贪赃受贿,流放越州,睿宗立,赦还,玄宗时,贬钦州别驾,赐死于途中,工五言诗,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
译文:
我离开京城刚刚度过大庾岭,便停下车子,再次回头遥望我的家乡,我的魂魄追随着从南方向北奋飞的鸟儿,望着那向北而开的花枝,眼泪已经流尽,山间连绵阴雨刚刚有了停止的意思,江上的云彩变幻无常,就像即将变成彩霞,只要有重回长安的日子,我就不敢怨恨这次被贬谪到长沙。
释义:
此诗是作者流放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东北)途经大庾岭时所作,全诗通过描写途中的景物与作者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被贬命运的无奈与感伤。
赏析:
此诗前四句记叙了作者过大庾岭的情况,后四句则着重抒情,抒发了作者怀念故乡的忧伤情感,全诗情景交融,和谐统一,感情真挚深沉,写景抒情都较自然,尤其是“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两句,用比兴的手法,极为精炼传神地表达了作者怀念故乡的忧伤之情,是很耐人寻味的。
创作背景:
宋之问因谄事张易之兄弟而被贬泷州参军,后遇赦北归,途经大庾岭时写下此诗,诗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被贬命运的无奈与感伤,大庾岭是五岭之一,为赣、粤二省的天然屏障,地势险要,风景秀丽,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歌咏,宋之问在贬谪途中,面对这熟悉的岭南风物,不禁勾起了他怀乡思归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