氅披吴国紵,杖拄蜀郊筇。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游山

氅披吴国紵,杖拄蜀郊筇。下一句是什么?

唐·韦应物

氅披吴国紵,杖拄蜀郊筇。

闲逐白云去,秋随黄叶空。

岩寒松桂短,石险道路穷。

欲问禅机处,遥知水木东。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作常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怀。

译文

身披吴地产的细紵氅衣,手持蜀地竹杖漫步山间。

悠闲地追逐着白云游走,秋天里黄叶飘零,心境也随之空灵。

山岩寒冷,松树和桂树都显得短小,道路因岩石险峻而显得尽头难寻。

想要询问禅机所在,远远地就知道它在水木流向的东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韦应物游山时的所见所感,他身着吴地产的细紵氅衣,手持蜀地竹杖,显得闲适自在,他追逐着白云,感受着秋天的空灵,行走在险峻的山路上,观赏着山岩、松树和桂树,在寻找禅机的过程中,他仿佛感受到了自然的指引,明白了禅机所在。

赏析

这首诗以游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韦应物在自然中的所见所感,诗中“氅披吴国紵,杖拄蜀郊筇”两句,既展现了诗人的装束,又暗示了他的游历经历,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人用“闲逐白云去,秋随黄叶空”来描绘自己的心境,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高洁情怀,而“岩寒松桂短,石险道路穷”则进一步渲染了山路的险峻和自然的壮美,最后两句“欲问禅机处,遥知水木东”则表达了诗人对禅机的领悟和追求,寓意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游历山水时所作,韦应物一生热爱自然,常游历于山水之间,以寻求心灵的宁静和超脱,这首诗正是他在游山过程中,面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而写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禅机的追求,以及他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