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景
溪光染醽渌,山色秀芙蓉。
云影浮空碧,松声入耳慵。
幽深藏古寺,清浅映花丛。
欲问禅机处,钟声出远峰。
作者:李暮云
朝代:唐代(虚构,因实际历史上并无李暮云此诗人及此诗,以下解析基于虚构情境)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中晚期的一位隐逸诗人,生平不详,据传生于江南水乡,自幼酷爱自然,常游历于山水之间,以诗寄情,作品多描绘山水之美,意境深远,风格清新脱俗,但传世作品不多,多为后人所传颂。
译文
溪水闪烁着如同美酒般的碧绿光泽,山峦则如同盛开的芙蓉般秀丽多姿,天空中云朵的影子悠然漂浮在碧蓝之上,耳边传来的是松树间悠扬的风声,显得格外慵懒惬意,在这幽静深处藏着一座古老的寺庙,溪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岸边的花丛,想要探寻禅理的奥秘,只听得远处山峰间传来阵阵钟声。
释义
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景图,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和谐统一,诗中“溪光染醽渌,山色秀芙蓉”两句尤为传神,以“醽渌”喻溪水之清澈甘美,以“芙蓉”比山之秀美,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全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禅意的追求。
赏析
本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对溪光、山色、云影、松声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精炼的语言,将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而美丽的山水之间,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禅理的探寻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操。
创作背景
据传,此诗为李暮云在一次游历山水时所作,当时,他独自一人漫步于山间小径,被眼前的美景所深深吸引,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和灵感,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诗中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也寄托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追求,虽然李暮云及其作品在历史长河中并未留下太多痕迹,但这首《山景》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