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文称济济,乐育咏菁菁。全诗是什么?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秉文称济济,乐育咏菁菁”,这两句诗出自南朝宋时期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秉文称济济,乐育咏菁菁。全诗是什么?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

南朝宋·颜延之

夙兴黉舍,祗畏晨兴。

跻彼公堂,降此簪缨。

矩步引领,俯仰廊庙。

秉文称济济,乐育咏菁菁。

恪恭礼闱,肃敬灵宇。

莘莘胄子,猗猗儒生。

作者简介

颜延之(384年-456年),字延年,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朝宋文学家、书法家,他出身琅琊颜氏,少孤贫,好学,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曾任中书侍郎、太子中舍人等职,后因卷入政治斗争被贬谪,他的作品以辞藻华丽著称,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

译文

清晨早起前往学校,心怀敬畏迎接晨曦。

登上那庄严的公堂,降下这贵族的冠冕。

步履规矩引领前行,俯仰之间皆是廊庙之臣。

手持文章赞美人才济济,乐于教育歌颂学子菁菁。

恭敬地行走在礼闱之中,肃穆地敬仰着神灵之宇。

众多学子头戴盔甲般的帽子(比喻勤奋学习),儒雅之士风度翩翩。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皇太子在释奠会(古代学校祭祀先师孔子的典礼)上的庄严场景,以及学子们的勤奋学习和儒雅风范。“秉文称济济”意指学子们手持文章,才华横溢,人才济济;“乐育咏菁菁”则表达了乐于教育、歌颂学子们茁壮成长的美好愿景。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释奠会的庄重氛围和学子们的精神风貌,通过“夙兴黉舍”、“跻彼公堂”等句,展现了学子们清晨早起、恭敬赴会的情景;而“秉文称济济”、“乐育咏菁菁”等句,则突出了学子们的才华和教育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颜延之文学才华的精湛,也反映了南朝宋时期对教育的重视和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颜延之为皇太子释奠会所作,释奠会是古代学校祭祀先师孔子的典礼,也是展示学子才华和教育成果的重要场合,颜延之作为当时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被邀请参加此次典礼并作诗以纪之,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皇太子的敬仰和对教育的尊重,也展示了自己对文学和教育的热爱与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南朝宋时期对教育的重视和推崇,以及当时社会对人才和学问的崇尚。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