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古洞探奇
唐·李群玉
年深注水作肉色,铜锈瓜皮结钟乳。
幽洞深藏千古秘,仙踪难觅一尘无。
清泉漱石声声脆,明月穿云影影孤。
欲问洞天何处是,且随流水入蓬壶。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德宗至唐昭宗年间,他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工于诗文,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岁月深长,洞中的积水因年深日久而呈现出如同肉色般的色泽;铜锈般的痕迹在洞壁上蔓延,与形似瓜皮的钟乳石交织在一起,这幽深的洞穴里隐藏着千年的秘密,仙人的踪迹难以寻觅,没有一丝尘埃,清泉冲刷着石头,发出清脆的声响;明月穿透云层,投下孤独的光影,想要询问这洞天福地的所在,不如随着流水一同进入那传说中的蓬莱仙岛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古洞的所见所感,首联通过“年深注水作肉色,铜锈瓜皮结钟乳”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古洞内部奇特的自然景观,颔联则表达了古洞深藏不露、仙踪难觅的神秘感,颈联以清泉漱石、明月穿云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古洞的清幽与静谧,尾联则借问洞天何处,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追寻。
赏析
这首诗以古洞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奇幻的世界,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古洞内的自然景观与仙境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还通过对清泉、明月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据推测,这首诗可能是李群玉在游历山水时,偶然发现一处古洞,被其奇特的景观所吸引,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诗人通过描绘古洞内的自然景观和神秘氛围,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对仙境的向往与追寻,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热衷与追求,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