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山嶙嶙唤作猫,奇哉江津此门户。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猫儿峡

兹山嶙嶙唤作猫,奇哉江津此门户。出自哪首诗?

朝代:宋

作者:范成大

兹山嶙嶙唤作猫,奇哉江津此门户。

千峰万壑相萦回,一水如绳贯珠聚。

舟行其中若箭驰,浪花喷薄如霏微。

行人但觉耳目醒,不畏滩高波险巇。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收录于《石湖居士诗集》等作品中。

译文

这座山嶙峋陡峭被称作猫儿峡,真是奇妙啊,它是江津的门户,无数的山峰和深谷相互萦绕回旋,一条江水如同细绳串起无数明珠般的水珠,船只在其中行驶如同箭一般飞快,浪花喷薄而出如同细雨纷飞,行人只觉得耳目一新,不再畏惧滩高浪急的危险。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猫儿峡的壮丽景色和江水的汹涌澎湃,首句点明山名,并称赞其奇妙;次句说明猫儿峡在江津的重要地位,接下来两句通过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连绵和江水的曲折,后两句则通过行人的感受,进一步突出了猫儿峡的惊险和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猫儿峡为题,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猫儿峡的景色跃然纸上,诗人还通过行人的感受,将猫儿峡的惊险和美丽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使得猫儿峡的景色更加鲜明和突出。

创作背景

范成大在南宋时期曾担任过多个官职,并多次出使北方,他的诗歌作品大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历江津时所作,通过对猫儿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悟和体验,表达了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