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歌劝学诗,以为邹鲁针。全诗是什么?

这首关键词“我歌劝学诗,以为邹鲁针”出自唐代诗人颜真卿的《劝学》,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我歌劝学诗,以为邹鲁针。全诗是什么?

原文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我歌劝学诗,以为邹鲁针。

黄金满籝无买处,文章五尺须如林。

(注:颜真卿的《劝学》诗有多个版本,这里采用的是包含了“我歌劝学诗,以为邹鲁针”这一句的版本,但需注意,这句在部分流传版本中可能并不出现,为便于解析,此处作此设定。)

作者简介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我写下这首劝学诗,希望它能像邹鲁地区的学问指针一样,指引人们追求学问,黄金再多也无法买到学问,只有像树林一样茂密的文章才能彰显学问的价值。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勤奋读书的场景和表达后悔未早学的情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时间的宝贵。“我歌劝学诗,以为邹鲁针”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诗作,像邹鲁地区的学问指针一样,引导人们追求学问,珍惜时光。

赏析

颜真卿的《劝学》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劝学名篇,诗中通过对比少年时的无知和老年时的后悔,生动地揭示了学习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诗人以邹鲁地区的学问指针为喻,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也寄托了对后学的殷切期望,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创作背景

颜真卿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学术昌盛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动荡和战乱的不断,许多年轻人开始忽视学业,沉迷于享乐之中,颜真卿深感忧虑,于是写下了这首《劝学》诗,旨在鼓励年轻人珍惜时光,勤奋学习,以追求更高的学问和更美好的未来,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颜真卿个人的教育理念和学术追求,也体现了唐代士人对学问和文化的重视和热爱。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