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华初转万年枝,蓬莱殿影迟。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奉和圣制中元日诣皇太后宫应制

日华初转万年枝,蓬莱殿影迟。出自哪首诗?

唐·韦嗣立

仙露明珠滴,秋桐彩凤栖。

日华初转万年枝,蓬莱殿影迟。

小臣叨列侍,荷泽自心知。

欣逢下生日,还偶上皇时。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嗣立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嗣立,唐代官员、文学家,字延嗣,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进士及第,曾任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他博学多才,擅长诗文,是唐代文坛上的一位重要人物,韦嗣立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内容多涉及宫廷生活、自然风光及人生哲理。

译文

仙露如明珠般滴落,秋日的梧桐树上彩凤栖息,太阳的光芒刚刚照耀到万年枝上,蓬莱宫的殿影在晨光中缓缓显现,我作为小臣有幸列席侍奉,内心深知这是皇恩浩荡,很高兴能在皇上的生日这一天,恰逢太上皇的时代,真是双喜临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的一幅祥和景象,通过“仙露明珠滴”和“秋桐彩凤栖”的意象,展现了皇家的尊贵与吉祥。“日华初转万年枝,蓬莱殿影迟”两句,以日光的转移和宫殿的影子,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皇权的永恒,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作为小臣的谦卑和对皇恩的感激之情,以及在皇上生日这一特殊日子里的喜悦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唐代宫廷的庄严与美丽,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宫廷建筑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诗人也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如“万年枝”象征皇权的永恒,“蓬莱殿”则象征着皇家的仙境,诗人还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代宫廷诗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嗣立在唐代中元日(即农历七月十五日)陪同皇帝前往皇太后宫应制时所作,中元日是中国传统的鬼节之一,但在唐代,它也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祭祀和庆祝节日,在这一天,皇帝会前往皇太后宫进行祭祀和庆祝活动,而韦嗣立作为朝廷官员,有幸陪同皇帝前往并参与了这一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嗣立创作了这首诗来歌颂皇家的尊贵与吉祥,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皇恩的感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