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索斋中无一卷,因思闭目是奇方。的释义

诗词原文

闭斋思

起索斋中无一卷,因思闭目是奇方。的释义

朝代:清代

作者:金圣叹

斋中无一卷,因思闭目是奇方。

心似秋潭静,风来水亦香。

作者简介

金圣叹(1608年—1661年),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名喟,入清后改姓金,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他为人狂放不羁,能文善诗,因批注《水浒传》、《西厢记》等名著而名垂青史,金圣叹的文学批评尤为独到,对后世影响深远,同时他也是一位有政治抱负和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因“哭庙案”而被清政府处死。

译文

书房中没有一本书卷,于是想到闭目养神是个绝妙的方法,心境如同秋天的深潭一般宁静,即使有风吹来,水面泛起的波纹也带着一丝清香。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书房中无书可读时的心境转变,首句“斋中无一卷”直接点出书房空无一物的现状,因思闭目是奇方”则透露出作者面对这种现状时的应对策略——闭目养神,寻求内心的平静,后两句“心似秋潭静,风来水亦香”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闭目后的内心世界,宁静而美好,即便是外界的风吹草动,也能在心中激起美好的涟漪。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面对物质匮乏时的精神富足,在书房无书可读的情况下,作者没有陷入沮丧或焦虑,而是选择了闭目养神,通过内心的修炼来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让作者的心境变得宁静如水,还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正如“风来水亦香”所描绘的那样,这种以退为进、以静制动的生活哲学,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金圣叹晚年的生活境遇有关,金圣叹一生坎坷,晚年更是因“哭庙案”而身陷囹圄,最终惨遭杀害,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或许在书房中独自面对空无一物的书架,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感慨,他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选择了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困境,通过闭目养神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