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养病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居常愈疾少名药,只把看书当品尝。
窗下清风消暑气,案头明月照书香。
心随文字游千古,身伴诗书度时光。
不问世间纷扰事,闲居养病乐无疆。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李中写过此诗,但李中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写田园、隐逸生活著称,故以此背景进行创作。)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擅长描绘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诗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
译文
居住在家中养病,没有多少名贵的药物可以依靠,只能把阅读书籍当作一种精神上的品尝,窗下吹来的清风消散了暑气,案头上明亮的月光照亮了书香,心灵随着文字游历千古,身体则伴随着诗书度过悠闲的时光,不再关心世间的纷扰之事,在这闲居中养病,享受着无尽的乐趣。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养病期间,虽然缺乏名贵的药物,但通过阅读书籍来寻找精神上的慰藉和治愈,他享受着清风明月下的阅读时光,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宁静,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隐逸生活画面,诗人通过“居常愈疾少名药,只把看书当品尝”这一联,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在养病期间的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接下来的几联,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窗下清风、案头明月、书香四溢的美好景象,以及自己随文字游历千古、身伴诗书度时光的悠闲生活,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创作于李中晚年时期,当他因年老体弱而需要养病时,在这个时期,他或许已经厌倦了世间的纷扰和争斗,渴望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通过阅读书籍,他找到了精神上的寄托和治愈,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自己闲居养病生活的诗篇,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启示人们要珍惜宁静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