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暮烟浮冉冉,近人归鸟语关关。的释义

诗词原文

暮归

远水暮烟浮冉冉,近人归鸟语关关。的释义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庄

远水暮烟浮冉冉,近人归鸟语关关。

孤村寂寂斜阳外,野渡无人舟自还。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能词,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远处的河水之上,傍晚的烟雾缓缓升起,轻柔地漂浮着;近处的人们归家途中,鸟儿发出关关的和鸣,孤独的村庄静静地坐落在斜阳之外,荒野中的渡口空无一人,只有小船独自归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孤寂的乡村暮色图,首句“远水暮烟浮冉冉”以远水和暮烟的缓缓升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次句“近人归鸟语关关”则以归鸟的叫声,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和谐,后两句“孤村寂寂斜阳外,野渡无人舟自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感,通过孤村、斜阳、野渡、无人舟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宁静而略带荒凉的乡村景象。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乡村暮色中的宁静与孤寂,诗人通过对远水、暮烟、归鸟、孤村、斜阳、野渡等自然景物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乡村画面。“远水暮烟浮冉冉”与“近人归鸟语关关”两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寓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后两句“孤村寂寂斜阳外,野渡无人舟自还”则通过孤村、斜阳、野渡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感,使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归隐田园时期,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与五代十国的纷争,晚年时他选择归隐田园,过上了相对宁静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归隐生活的一种写照,通过描绘乡村暮色中的宁静与孤寂,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感知和深刻感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