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邻舍曲
唐·李商隐
王昌是东舍,宋玉次西家。
月下偏宜见,花间幸可夸。
隔墙闻笑语,开户映桃花。
邻舍何须问,相邀已醉茶。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代,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文成就极高,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风格秾丽婉约,情感深挚缠绵,想象丰富奇特,多用象征、比兴等手法,诗意往往较为隐晦曲折。
译文
王昌住在东边的屋子里,宋玉则住在西边紧邻的家中,在月光下,他们尤为适合相见,在花丛间,他们的风采更是值得夸赞,隔着墙就能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打开门就能看见桃花映衬下的身影,这样的邻舍还用得着询问吗?他们已经相互邀请,沉醉在茶香之中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两位邻居(以王昌和宋玉为象征)的美好生活场景,展现了邻里间和谐融洽的关系以及生活中的诗意与美好,王昌和宋玉在这里不仅是具体的人名,也象征着才情横溢、风度翩翩的文人雅士,他们的存在使得整个邻里环境充满了文化氛围和审美情趣。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邻里画卷,诗人通过“月下偏宜见,花间幸可夸”等句,展现了月光与花影交织下的美好景象,同时也暗含了邻里间相互欣赏、相互赞美的情感,而“隔墙闻笑语,开户映桃花”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邻里间那种无需多言、心照不宣的默契与情谊,最后两句“邻舍何须问,相邀已醉茶”则点明了主题,即在这样的环境中,邻里之间的交往是自然而然的,无需过多询问或刻意安排,只需一壶好茶,便能共享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但内心却向往着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状态,通过描绘这样一幅邻里和睦相处的画面,诗人或许是在寄托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王昌和宋玉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文人雅士,他们的形象也被诗人用来象征自己对于文化、审美和情感的追求与向往,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首诗不仅是对邻里关系的赞美,更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寄托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