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乾坤鼎器歌
唐·吕岩(吕洞宾)
乾坤炉里炼丹霞,日月鼎中煎白雪。
一得服之延万纪,更无衰老与凋残。
作者及朝代
作者:吕岩,即吕洞宾,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祖师爷级人物,民间传说他本来姓李,在武则天执政时,他改名为吕岩,从此以后人们都称他为吕洞宾,相传他曾在终南山修道,被后人尊为剑祖剑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吕洞宾是道教八仙之一,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代表人物,被尊称为吕祖、吕祖师、吕纯阳祖师、纯阳真人,吕洞宾原为儒生,40岁遇火龙真人传剑术,又遇钟离权传丹法,道成之后,普度众生,世间多有传说,被尊为剑祖剑仙,吕洞宾游历四方,乐善好施,扶危济困,除暴安良,显化无数,民间尊其为“孚佑帝君”、“吕纯阳祖师”、“纯阳祖师”、“吕祖仙师”、“吕祖师”、“纯阳真人”、“蓬莱散仙”、“文尼真君”、“通玄真人”等。
译文
在乾坤炉中炼制着红色的仙丹(丹霞),在日月鼎中煎熬着白色的仙药(白雪),一旦服用了这些仙丹仙药,就可以延长寿命万年,再也没有衰老与死亡之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炼丹的场景,表达了道教追求长生不老、超脱生死的理想,乾坤炉和日月鼎是炼丹的器具,丹霞和白雪则是炼丹的原料或成品的象征,服下这些仙丹仙药,就能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道教的神秘色彩和浪漫情怀,诗人通过描绘炼丹的场景,展现了道教徒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和追求,诗中的乾坤炉、日月鼎、丹霞、白雪等意象,都富有象征意义,既表现了炼丹的艰辛和神秘,又寄托了道教徒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这首诗也体现了道教文化中的炼丹术和养生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道教的重要人物,其创作多受道教思想的影响,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修炼过程中,对炼丹术的感悟和体会的结晶,在道教文化中,炼丹术是一种追求长生不老、超脱生死的重要手段,吕洞宾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炼丹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道教文化的魅力和神秘。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充满了道教的神秘色彩和浪漫情怀,但长生不老、超脱生死等观念并不符合现代科学的认知,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看待这些观念,同时欣赏和传承道教文化中的优秀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