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悟道吟
朝代:宋代
作者:邵雍
顿悟黄芽理,阴阳禀自然。
乾坤由造作,日月自回旋。
寒暑无停息,往来岂定年?
人能知此道,身外更无牵。
作者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后随父迁居共城(今河南辉县),邵雍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名山大川,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渔樵问对》等作品,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神宗亲赐谥号“康节”。
译文
突然领悟到黄芽(道家炼丹术语,此处象征道家的深奥哲理)的道理,阴阳变化原是禀受于自然,乾坤(天地)由阴阳二气造化而成,日月自行旋转不息,寒暑交替没有停歇,往来循环哪有一定的年岁?人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身外就再也没有什么牵挂的了。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道家阴阳自然观的深刻领悟,黄芽理,即道家炼丹中的深奥哲理,象征着宇宙间阴阳变化的规律,作者认为,阴阳变化是自然禀受的,天地日月、寒暑往来都是这一规律的体现,人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就能超脱物欲,达到身心自在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邵雍作为理学家的哲学思考和道家情怀,作者通过顿悟黄芽理,表达了对阴阳自然观的深刻理解,并以此为出发点,阐述了天地日月、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作者指出,人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就能超脱身外之物,达到身心自在的境界,这种思想在宋代理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体现了宋代士人追求内心平和、超脱物欲的精神追求。
创作背景
邵雍生活在北宋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变革、思想活跃的时代,作为一位理学家和道士,邵雍对道家思想有着深入的研究和领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时刻突然领悟到黄芽理后,有感而发创作的,通过这首诗,邵雍表达了自己对道家阴阳自然观的深刻理解,并以此为出发点,阐述了天地日月、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以及人应该如何面对这些规律,达到身心自在的境界,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也体现了邵雍作为理学家的哲学思考和道家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