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的诗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松陵江畔霜满天,江上雪,浦边风,
笑著荷衣不叹穷。
(注:“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并非原诗连续的三句,而是根据问题要求从张志和的作品中提炼并重组的意境,原诗中并没有直接这样连续的三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进行了适当的艺术加工和意境融合。)
作者简介:
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唐代诗人、画家、音乐家,他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曾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隐居于太湖一带,自称“烟波钓徒”,他的诗词歌赋,多写隐居生活,反映了他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思想。
译文:
(由于原文中的三句并非直接出自同一首诗,这里提供整首《渔歌子》的译文,并尝试融入“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的意境)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上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即使遇到江上飘雪、浦边寒风,他也只是笑着穿着荷叶编织的衣服,从不叹息自己的贫穷。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渔翁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作者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心境。“江上雪,浦边风”描绘了渔翁生活的自然环境,而“笑著荷衣不叹穷”则表达了渔翁虽处贫困但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渔村生活画面,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渔翁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既表现了渔翁的勤劳和坚韧,又展现了他的淡泊名利和乐观豁达,诗中的自然景色也充满了诗意和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创作背景:
张志和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他深感仕途的险恶和人生的无常,于是选择了隐居生活,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期间创作的,通过描绘渔翁的生活和心境,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自然、崇尚自由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