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得儿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的释义

关键词“养得儿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答曾先辈》,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

养得儿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的释义

《答曾先辈》

唐·杜荀鹤

养得儿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

无论好恶还家去,且要低眉下气行。

山近晓寒都未起,庭闲春尽日初晴。

谁人得似牧童子,尽日闲眠秋草平。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隐居九华山,过着清苦的生活,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快,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译文

养得儿子模样就像我模样,我的身体枯槁憔悴儿子却容光焕发。

无论喜欢还是厌恶,都要回家去,并且要低声下气地做人。

山近处早晨的寒意还未散去,庭院里春天已尽,今日初晴。

谁能像那牧童一样,整天悠闲地躺在秋天的草地上睡觉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己与儿子的外貌和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感慨,首联写自己与儿子形貌相似,但身体状况却大相径庭;颔联写无论外界如何评价,自己都要保持谦逊低调的态度;颈联以自然景象暗喻人生境遇,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尾联则以牧童的悠闲生活为对比,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巧妙运用对比手法,通过自己与儿子的对比、自然景象与人生境遇的对比,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的炎凉,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荀鹤在隐居九华山期间所作,当时他身处逆境,生活清苦,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通过对比自己与儿子的外貌和境遇,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答曾先辈》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也反映了杜荀鹤作为晚唐诗人的独特风格和人生追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